肺上通喉嚨,開竅于鼻,主氣,朝百脈,主血行,通調水道。肺主氣包括呼吸之氣和一身的真氣。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吸人的清氣(新鮮空氣)及排出的濁氣(人體內的廢氣)在人體的肺中進行氣體交換,不斷吐故納新,調節著氣機的升降出人,保證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此外脾吸收食物中的谷氣,以及腎中的精氣共同合成“真氣”,它們是人體生存的重要物質,是生命活動的動力。它們的生成、輸布與調節也主要靠肺,因此有“肺主一身之氣”的說法。肺還與脾、腎、膀胱等臟腑一起參與了人體的水液代謝。肺對水液的代謝是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來實現的。宣發作用使得體內的水液輸布到全身各處,其中一部分從皮膚排出,肅降使得無用的水液下輸于膀胱,排出人體,肺對水液的代謝,稱作“通調水道”的作用。肺的功能異;蛲庑扒秩擞诜危瑒t肺的宣發質降、通調功能失職,在呼吸、水液代謝等方面出現呼吸無力,少氣短氣,氣逆咳嗽,小便不利,痰飲水腫等癥狀。
心與肺同在胸中,心主血,肺主氣。血液的運行主要靠心氣的推動作用,而肺則助心行血,兩者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使得氣血運行正常。
【疏理肋間】
取坐位或仰臥位,以左手五指均勻分開、手掌貼于胸前,自左向右由上而下擦右側胸部30~50次;再以上法,用右手推擦左側胸部30~50次,推擦時要將手掌和手指緊貼前胸,且用力要均勻,以使胸部產生溫熱感。
【旋摩胸脅】
取坐位或仰臥位,左右兩手手掌分別貼于同側胸脅,拇指相對,余四指朝下,左手作逆時針方向旋摩,右手作順時針方向旋摩,在兩側胸脅移動各族摩30~50圈,至產生溫熱感為度。
【推檫胸腹】
取坐位或仰臥位,兩掌重疊貼于心口,自上而下,向下推擦至小腹部,如此往返,推擦時要注意調整呼吸,向下推擦時呼氣,兩手返回時吸氣。推擦時手掌要緊貼胸腹部,用力適度,速度均勻,推擦30~50次。
【拍打胸背】
取站立位,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甩動,到體前的肘臂以肘帶手,以手掌掌面拍擊對例胸部,到背后的肘臂以肘帶手,以手背叩拍對側背部,拍打時身體要放松,呼吸要自然,不要憋氣。初拍時,以及身體虛弱的,力量直輕,拍打時上身可以稍稍自然轉動。一般拍打20~30次。
【點按天突穴】
天突位于胸骨上窩正中。取坐位或仰臥位,以示指指尖點按天突穴,20~30次。
【按揉膻中穴】
取坐位或仰臥位,以中指或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0.5~l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