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无限传媒在线观看_老司机免费视频久久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_性大片1000免费看_国产精品亚洲三区_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中國醫(yī)藥網(wǎng)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wǎng)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chǎn)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wǎng)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chǎn)品


中醫(yī)基礎(chǔ)
·基本特點 ·陰陽學(xué)說
·五行學(xué)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dǎo)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qū)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五味子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1.《雷公炮炙論》:(五味子)凡小顆皮皺泡者,有白色鹽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
2.《綱目》: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chǎn)者色紅,北產(chǎn)者色黑。入滋補藥,必用北產(chǎn)者乃良。亦可取根種之,當年就旺,若二月種子,次年乃旺,須以架引之。

【拼音名】Wǔ Wèi Zǐ

【別名】(艸味)、(艸至)(艸豬)、玄及、會及、五梅子、山花椒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chisandra chinenesis(Turcz.) Baill.[Kadsura chinensis TurCZ.」2.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采收和儲藏:栽后4~5年結(jié)果,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實呈紫紅色時,隨熟隨收,曬干或陰干。遇雨天可用微火炕干。

【原形態(tài)】
1.落葉木質(zhì)藤本。幼枝紅褐色,老枝灰褐色,稍有棱角。葉柄長2-4.5cm;葉互生,膜質(zhì);葉片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3-5cm,先端急尖或漸失,基部楔形,邊緣有腺狀細齒,上面光滑無毛,下面葉脈上幼時有短柔毛。花多為單性,雌雄異株,稀同株,花單生或叢生葉腋,乳白色或粉紅色,花被6-7片;雄蕊通常5枚,花藥聚生于圓柱狀花托的頂端,藥室外側(cè)向開裂;雌蕊群橢圓形,離生心皮17-40,花后花托漸伸長為穗狀,長3-10cm。小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種子1-2,腎形,淡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8-9月。
2.落葉藤本。老枝灰褐色,皮孔明顯,小枝紫紅色。葉互生,紙質(zhì);葉柄長1-3cm,帶紅色;葉片倒卵形、寬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通常最寬處在葉的中部以上,長4-10cm,寬3-6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疏生波狀細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cè)脈4-6對,網(wǎng)脈較明顯。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橙黃色,直徑1.2cm,單生或1-3朵簇生于葉腋,花梗細,長2-4cm,花被5-8,排成2-3輪;雄蕊10-19,著生于倒卵形的花托上,花絲短,花藥先端平截;雌蕊群近球形,心皮30-50。果序長3.5-10cm,小漿果球形,成熟后鮮紅色。種子2,腎形,長約3mm,種皮在脊背上有少數(shù)瘤狀點。花期4-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向陽山坡雜林中、林緣及溪旁灌木中。
2.生于600-2400m的密林中或溪溝邊。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及河南等地。
2.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陰涼濕潤氣候,耐寒,不耐水浸,需適度蔭蔽,幼苗期尤忌烈日照射。以選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的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壓條和打插繁殖,以種子繁殖為主。8~9月取成熟果實用清水浸泡,搓去果肉,除去癟粒,用清水浸泡5~7d,隔Zd換水1次,浸泡后,撈出種子與2~3倍的濕砂混勻進行低溫砂藏處理,翌年5~6月裂口。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0cm,覆土1.5-3cm。每平方米播種量30g左右。播種后需搭1~1.5cm高棚,上面用草簾遮蔭,遇旱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30%~40%,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撤去遮蔭簾。并要經(jīng)常除草,翌春即可定植。行株距120cmx50cm,挖深30~35cm、直徑30cm的穴,每穴1株。
田間管理 栽后要經(jīng)常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每年追肥1~2次,第1次在展葉前進行;第2次在開花后進行,均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料。移栽后第2年搭架,引蔓上架,每年應(yīng)進行剪枝3次,春剪,在枝條前發(fā)前,應(yīng)剪去過密果枝和枯枝;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剪去基生枝、膛枝、重疊枝、病蟲枝等,同時對過密的新生枝也需進行疏剪或短截;秋剪,在落葉后進行,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不論何時剪枝,都應(yīng)選留2-3條營養(yǎng)枝,作為主枝,并引蔓上架。在生育期要及時松土、除草,入冬前還應(yīng)在基部培土越冬。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應(yīng)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發(fā)病期用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澆根;葉枯病,在發(fā)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岡霉素50X10(-6)液交替噴霧防治。

【性狀】
性狀鑒別(1)北五味子 呈不規(guī)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xiàn)白霜。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后,有香氣,味辛、微苦。
(2)南五味子 粒較小。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
以色紅、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
顯微鑒別 果實橫切面:(1)北五味子 外果皮為1列表皮細胞,壁稍厚,外被角質(zhì)層,有的表皮細胞間嵌有油細胞,油細胞類圓形,直徑約50μm;中果皮外韌型維管束環(huán)列,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內(nèi)果皮為1列薄壁細胞。種皮表皮石細胞1列,柵狀排列,長約70μm,直徑25-35μm,壁厚,孔溝細密,胞腔內(nèi)含紅棕色物,其內(nèi)數(shù)層石細胞略切向排列,長徑70-130μm,短徑30-80μm,壁較厚,紋孔較大;油細胞成層,類長方形,徑向延長,含棕色揮發(fā)油,其內(nèi)外方均為3-4層薄壁細胞,種脊維管束位于內(nèi)方薄壁組織中;種皮內(nèi)表皮為1列小細胞,壁稍厚。胚乳細胞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胚細胞含糊粉粒。
(2)南五味子 油細胞類圓形,直徑約80μm;中果皮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和方晶。種皮表皮石細胞長約50μm,直徑20-30μm,外側(cè)壁較內(nèi)側(cè)壁厚,內(nèi)含棕色至黑棕色物,壁孔及孔溝細小,其內(nèi)側(cè)五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長徑50-120μm,短徑50-60μm,壁厚,壁孔及溝明顯。
粉末特征:北五味子 暗紫色。①種皮表皮石細胞表面觀多角形或長多角形,直徑18-50μm,壁厚,孔溝極細密,胞腔內(nèi)含深棕色物。②種皮內(nèi)層石細胞多角形、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約至83μm,壁稍厚,紋孔較大。③果皮表皮細胞表面現(xiàn)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表面有角質(zhì)線紋;表皮中散有油細胞。④中果皮細胞皺縮,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此外,有內(nèi)胚乳細胞、纖維及導(dǎo)管。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30ml,置水浴上加熱回流1.5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對照品,加氯仿制成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展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商品規(guī)格(1)北五味子 一等,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皺縮,肉厚,質(zhì)柔潤。內(nèi)有腎形種子1-2粒。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辛微苦。干癟粒不超過2%。二等,表面黑紅,暗紅或淡紅色,皺縮,肉較薄,干癟粒不超過20%。其他同一等。
(2)南五味子 統(tǒng)貸。干枯粒不超過10%。

【化學(xué)成份】
1.五味子 果實含多種木脂素:戈米辛(gomisin)A,戈米辛B即華中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B,戈米辛C即華中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A,戈米辛F、G,五味子素(schisandrin)即五味子醇A(wuweizichun A, schisandrol A)[1],戈米辛D[2],戈米辛H,當歸酰戈米辛(angeloylgomisin)H,巴豆酰戈米辛(tigloylgomisin)H,苯甲酸戈米辛(benzoylgomisin)H[3],戈米辛J,前戈米辛(pregomisin),內(nèi)消旋-二氫愈創(chuàng)木脂酸(mexo-dihydroguaiaretic acid)[4],表戈米辛(epigomisin)O,右旋-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即五味子素A,戈米辛N、O、E[5],二甲基戈米辛(dimethylgomisin)J,戈米辛P,去當歸酰戈米辛(deangeloylgomisin)B、F[6],左旋-戈米辛K1[6,7],右旋-戈米辛K2、K3[7],巴豆酰戈米辛P,當歸酸戈米辛P[8],當歸酰戈米辛Q[9],右旅-戈米辛M2,外消旋-戈米辛M1;γ-五味子素即五味子素B,左旅-戈米辛L1、L2[10],當歸酰戈米辛O,當歸酸異戈米辛(angeloylisogomisin)O,苯甲酰異戈米辛O(benzoylisogomisin)O[11],戈米辛R,五味子素C,華中五味子酯D[12],戈米辛S、T[3],異五味子素(isoschisandrin)[14]及去甲二氫愈創(chuàng)木脂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15]等;還含揮發(fā)油,其成分有α-側(cè)柏烯(α-thujene),α-及β-蒎烯(pinene),樟烯(camph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松油烯(β-terpinene),4-松油烯醇(terpinen-4-ol),α-松油烯醇(α-terpineol),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β-欖香烯(β-elemene),菖蒲二烯(acoradiene),α-及β-雪松烯(himachalene),橙花叔醇(nerolidol),糠醛(furaldehyde),2-十一烷酮(2-undecanone及對-異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ben acid)等32種[16]。
種仁含五味子素A、B、C,五味子醇A及五味子醇B[17]。
2.華中五味子 果實含木脂體:右旋-表加巴辛(epigal-bacin)[18],外消旋-安五脂素(anwulignan),襄五脂素(chicanine)[19],華中五味子酮(schiandron)[20],當歸酰戈米辛P,巴豆酰戈米辛P,右旋-戈米辛K13,華中五味子酯A、B、C、D、E,苯甲酸戈米辛P、Q[21],戈米辛U,苯甲酰戈米辛U,巴豆酰戈米辛O及表戈米辛O[22]等;還含安五酸(anwuweizic acid)[19]及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含有65種成分,已鑒定的有40種、其中含量較高的有花側(cè)柏烯(cuparene),羅漢柏烯(thujopsene),2-(2-苯基環(huán)已基氧)-乙醇〔2-(2-phenylcyclohexyloxy)-ethanol〕,2-(對-環(huán)已基苯氧基)-乙醇〔2-(p-yclohexylphenoxy)-ethanol],4-苯基-二環(huán)[2.2.2]-1-辛醇(4-phenylbicyclo[2.2.2]octan-1-ol),α-檀香萜烯(α-sanlalene),反-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及β-芹子烯(β-selinen)等等[23]。種子含五味子醇A、B及華中五味子酯A、B[17],甘五酸(ganwuweizic acid)[24]。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1.1.五味子果實揮發(fā)油對戊巴比妥鈉引起小鼠睡眠時間的影響:小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對照組灌胃給予10%阿拉伯膠漿20ml/kg,給藥組灌胃給予五味子揮發(fā)油乳劑14ml/kg和8ml/kg(相當于揮發(fā)油1.24g/kg和0.71g/kg),每日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天,末次給藥后90分鐘。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50mg/kg。實驗在24±1℃安靜室內(nèi)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揮發(fā)油的上述2個劑量組與對照組相比,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均明顯縮短(P<0.001)。其縮短戊巴比妥鈉引起睡眠時間的機理,可能是對肝藥酶誘導(dǎo)作用所致。
1.2.五味子揮發(fā)油對中樞興奮藥戊四唑和士的寧半數(shù)致死量的影響 小鼠隨機分組,對照組灌胃給予10%阿拉伯膠漿20ml/kg;給藥組灌胃給予五味子揮發(fā)油乳劑14ml/kg(相當于五味子揮發(fā)油1.24g/kg),各組每日給藥1次,連續(xù)3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按序貫法,由尾靜脈注射分別注射戊四唑、士的寧,分別求出二者的半數(shù)致死量結(jié)果表明,給藥組與對照組戊四唑及士的寧的半數(shù)致死量無明顯區(qū)別,說明五味子揮發(fā)油與戊四唑及士的寧均無協(xié)同作用。
3.五味子成分五味子醇乙(GomisinA,簡稱GA)和五味子素(Schizandrin,簡稱SZ)對小鼠的鎮(zhèn)靜作用實驗表明:對自發(fā)運動的抑制作用(旋轉(zhuǎn)籠法)GA比SZ持續(xù)時間長、25mg/kg腹腔注射,GA的作用持續(xù)時間為60分鐘,SZ為10-20分鐘。抑制甲基安非他明(皮下注射1.5mg/kg)的興奮作用所需劑量,GA為50mg/kg,SZ為100mg/kg,延長己巴比妥的睡眠時間,GA有效劑量為12.5mg/kg(皮下注射),SZ幾無作用。
4.川產(chǎn)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取18-22g小白鼠,雌雄兼用,分為給藥組與對照組。給藥組灌胃五味子制劑5g/kg,對照組灌胃相應(yīng)體積的蒸餾水,于給藥60分鐘后腹腔注射戊巴妥鈉45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復(fù)的時間為睡眠時間指標,用t值測定給藥組與對照組睡眠時間的顯著性差異,結(jié)果表明除華中五味子、混合五味子外,其余各品種五味子均可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O.05>P>0.001)。
6.五味子仁乙醇提取物(簡稱五仁醇)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和閾下劑量催眠的影響:做戊巴比妥鈉睡眠實驗時,每組10只鼠,口服給予五仁醇1、2.5或5g/kg,30分鐘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50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復(fù)的時間指標,用t值測定給藥且和對照組睡眠時間的顯著性差異。結(jié)果如表4及表5所示,五仁醇1g/kg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無明顯影響;2.5g/kg,即可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并促使戊巴比妥鈉閾下催眠劑量的動物進入睡眠,5g/kg組的睡眠時間約為對照組的3倍。
1.67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每組小鼠10只,于皮下注射戊巴比妥鈉(50mg/kg)前l(fā)小時或24小時,灌胃或腹腔注射五味子各成分1次,以翻正反射的消失和恢復(fù)為指標,觀察入睡動物數(shù)及平均睡眠時間。表6為各組睡眠時間相當于對照組睡眠時間的百分數(shù)。可見給小劑量(12.5mg/kg)乙素、丙素、醇乙后l小時已能明顯延長睡眠時間,灌胃和腹腔注射作用都以丙素最強,睡眠時間為對照組的2-3倍。酯乙在100mg/kg時也能延長睡眠時間,腹腔注射的作用較灌胃者強;酯甲即使在大劑量灌胃時作用也不明顯,但腹腔注射時睡眠時間明顯延長;甲素與醇甲無論注射或灌胃對睡眠時間均無明顯影響。以100mg/kg灌胃后24小時再給戊巴比妥時,醇乙、乙素、醇甲組的睡眠時間明顯縮短,但丙素組仍為延長,甲素、酯甲、酯乙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別。腹腔注射的結(jié)果與此大致相似,只是甲素能使睡眠時間顯著縮短,醇甲則反而不如灌胃時作用明顯。
1.7.五味子乙素對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實驗表明,CCl4中毒后小鼠肝臟解毒能力下降,中毒小鼠睡眠時間比正常小鼠明顯延長。先給乙素則能減少此種延長,但因正常小鼠給乙素后也能使睡眠時間明顯縮短,進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乙素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為雙相性,給乙素后0.5-3小時睡眠時間明顯延長,24-72小時則明顯縮短。但對二乙巴比妥睡眠時間卻無影響,已知二乙巴比妥在體內(nèi)不經(jīng)過肝臟代謝,這就提示其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可能在于抑制了肝臟對戊巴比妥的代謝,而不是反映二者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協(xié)同作用。腦內(nèi)戊巴比妥鈉含量測定的結(jié)果支持了這一觀點,給乙素后1小時雖睡眠時間明顯比對照組長,但剛醒動物腦內(nèi)戊巴比妥鈉含量不僅不低于反而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腦對戊巴比妥鈉的敏感性不是增加了。似乎反而降低了,提示乙素的作用不是直接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是抑制了肝臟對戊巴比妥鈉的代謝。
1.8.對小鼠轉(zhuǎn)棒式被動活動的影響:轉(zhuǎn)棒式被動活動實驗,按Kinnard的裝置。實驗前先選能在水平轉(zhuǎn)棒上活動3分鐘以上而不墜落的小鼠,進行正式實驗。實驗時,每組10只動物,給五仁醇后30分鐘,將動物放在轉(zhuǎn)棒上,觀察3分鐘,記錄每組動物墜落百分率,用Miller-Tainter方法求半數(shù)有效量,并與半數(shù)致死量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口服或腹腔注射五仁醇的小鼠轉(zhuǎn)棒被動活動半數(shù)墜落劑量都與相應(yīng)給藥途徑的半數(shù)致死劑量接近,說明五仁醇僅在中毒劑量時才影響被動活動,一般劑量對小鼠的共濟協(xié)調(diào)運動或肌力等并無明顯影響。
1.9.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用光電裝置記錄小鼠自主活動。活動箱放置在23±l℃恒溫箱中。每次放入5只動物。動物放入后立即測定10分鐘內(nèi)該組動物遮斷光線的次數(shù),以此作為活動數(shù)。在單獨五仁醇組,小鼠口服5或10g/kg后l小時測定活動數(shù)。在合并給藥組,小鼠口服五仁醇10g/kg,30分鐘后分別皮下注射氯丙嗪2mg/kg,苯丙胺2mg/kg或利血平0.5mg/kg,注射后30分鐘測定活動數(shù),并與單獨注射相同劑量的氯丙嗪、苯丙胺或利血平組動物的活動數(shù)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小鼠口服五仁醇5-10g/kg可使自主活動明顯減少。口服五仁醇10g/kg,可明顯增強中樞安定藥氯丙嗪及利血平對自個活動的抑制作用,并對抗中樞興奮藥苯丙胺對自主活動的興奮作用。
1.10.對電休克和中樞興奮藥引起的驚厥的影響:做電休克實驗時,先使小鼠口服五仁醇10g/kg,30分鐘后給以電刺激,電刺激強度為60毫安,頻率150次/秒,每次刺激為0.15毫秒,以強直性驚厥為指標。觀察五仁醇拮抗中樞興奮引起的驚厥實驗時,先給五仁醇5-10g/kg,l小時后由尾靜脈注射分別注入不同劑量的士的寧。戊四氮、咖啡因或煙堿。在觀察五仁醇與利血平合并應(yīng)用對戊四氮驚厥的影響時,單獨利血平組為2mg/kg腹腔注射,4小時后尾靜脈注射戊四氮。合并給藥組,為注射同劑量利血平后3小時口服五仁醇4g/kg,ih后尾靜脈注射戊四氮。除注射煙堿為快速外,其它驚厥藥物的注射速度均為在20s內(nèi)注射完畢。用上下法求50%陣攣性驚厥劑量(CD50)或50%強直性驚厥劑量(TD50)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電休克實驗表明,對照組的小鼠皆發(fā)生驚厥,口服五仁醇10g/kg的10只鼠中,9只鼠產(chǎn)生驚厥,可見五仁醇對電休克驚厥并無明顯影響,而10g/kg五仁醇經(jīng)口給藥可明顯提高戊四氮的CD50和煙堿的TD50,對戊四氮TD50與咖啡因CD50及TD50雖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其50%驚厥劑量的95%可信限與對照組有部分相交,另外實驗結(jié)果還表明,利血平2mg/kg腹腔注射明顯降低戊四氮的TD50,而五仁醇4g/kg口服給藥并不對抗以上利血平的作用,相反更明顯加強了利血平降低戊四氮驚厥閾的作用。給五仁醇后脊髓興奮藥士的寧的TD50似有所降低,但給藥組與對照組TD50的95%可信限有部分相交。提示五仁醇的中樞作用,更多地表現(xiàn)為抑制性,而且明顯加強利血平的作用。
1.11.對大鼠回避性條件反射的影響:用22只大鼠進行回避性條件反射實驗。給藥組動物口服五仁醇5、10及20g/kg,對照組給以相等容量的蒸餾水。給藥后30-45分鐘分別測定條件反射(簡稱SGR)抑制率。實驗裝置及方法見鈕心懿等報道。大鼠口服五仁醇5g/kg,對回避性條件反射無明顯影響;灌胃10g、20g/kg不僅可延長二級條件反射潛伏期,且個同程度地抑制二級條件反射及條件反射。動物在條件反射受抑制時,除了稍安靜外,未見其它異常行為表現(xiàn)。
2.對肝臟的保護作用:2.1.對蛋白質(zhì)合成和肝糖元生成的影響:2.1.1.五味子7種成分對饑餓小鼠肝糖元生成的影響每次實驗用小鼠2-4組,每組10只。嚴格禁食16小時后,一組以吐溫-80灌胃作為對照,其余各組灌胃待試藥物。給藥后1小時給各組動物均灌胃10%葡葡糖溶液20ml/kg。再給120分鐘將動物斷頭處死,立即稱取肝組織20-25mg,加5%三氯醋酸制成5mg/ml組織勻漿。離心后取上清液2ml,用蔥酮法測定糖元。
另一批小鼠先切除雙側(cè)腎上腺,以含5%葡萄糖的生理鹽水。自來水和正常飼料飼養(yǎng)7天后,嚴格禁食10小時。分組灌胃待試藥物、l小時后腹腔注射10%葡萄糖20ml/kg。再經(jīng)120分鐘將動物斷頭處死,立即稱取肝組織80-100mg,加5%三氯醋酸制成20mg/ml組織勻漿,離心,取上清液2ml,用碘試劑法測定糖元。從表9可見,醇乙、甲素、醇甲、乙素能明顯促進肝糖元的生成,無論在正常小鼠或是去腎上腺小鼠,作用都以醇乙最強,強度與可的松相當。丙素、酯甲、酯乙的作用不明顯。提示五味子部分成分的作用主要不是影響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而是本身所具有。
2.1.2.五仁醇對小鼠肝臟糖元生成的影響:將小鼠禁食20小時后,按體重分組,給藥組小鼠口服五仁醇1次,對照組服同體積賦形劑,1小時后,均由腹腔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ml/kg,再經(jīng)2小時后,將小鼠斷頭處死,取小塊肝臟用5%三氯醋酸研磨成5%肝勻漿、離心、取0.1ml上清液,測定糖原含量,結(jié)果表明五仁醇能明顯地促進肝糖原的生成。
2.1.3.給小鼠口服五味子果仁乙醇提取物及其有效成份-乙素,每日1次,連續(xù)3天后,由腹腔注射14C-苯丙氨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該氨基酸摻入肝臟蛋白質(zhì)速率顯著增加,表明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
2.2.對化學(xué)毒物所致肝臟損傷的保護作用:2.2.1.五味子制劑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高SGPT的影響:每組10只小鼠。實驗第1日上午10點各組動物均腹腔注射0.1%CCl4花生油溶液1次(10ml/kg),當日下午4點開始給各五味子制劑,按每lkg10g生藥灌胃,每日1次,連續(xù)4天。對照組以相當量的2%吐溫-80灌胃。實驗第4日下午4點,再給0.1%CCl4一次,第5日上午8點將動物斷頭,取血(取血前禁食12-16小時),然后按照金氏直接顯色法測定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以下簡稱SGPT)。結(jié)果,給CCl42次(間隔3日),可使SGPT升高至1092單位/100ml血;以五仁醇10g/kg治療,每日1次連續(xù)4日,使動物的SG-PT明顯降低;給五味子脂肪油的動物,其SGPT值雖較對照為低,但經(jīng)統(tǒng)計處理后,差別不顯著。此外尚可見,五仁醇在降低SGPT的同時,能使動物的肝臟明顯增大。脂肪油部分也有此作用。
2.2.2.五仁醇對幾種化學(xué)物質(zhì)引起的高SGPT的影響:在大鼠治療實驗,于第l日上午給15%CCl41次,經(jīng)6-8小時后給五仁醇1次,以后每隔3日給CC141次,每日給五仁醇1次。若遇該日給CCl4,則經(jīng)4-6小時后給五仁醇。于第3次給CC14后16小時左右,將動物斷頭取血,按上法測SGPT。在家兔治療實驗中,隔5日給CEE1次,待SGPT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給CEE4-5次后),開始給予五仁醇,每5日1次,連續(xù)6-10次(在此期間仍每隔5日給CEE1次)。末次給藥后,禁食18-24小時,然后由耳靜脈取血,測SGPT。在小鼠CCl4預(yù)防實驗,于第l日給五仁醇2次(間隔6-8小時),末次給藥24小時后,給CCl41次,在小鼠硫代酰胺(TAA)預(yù)防實驗,先給五仁醇每天1次,連續(xù)3日,末次給藥后6小時給TAA1次。各對照組都給予相當量的2%吐溫-80灌胃,給CCl4或TAA后16小時左右取血,測SGPT。由實驗結(jié)果可見,在10g/kg劑量下,五仁醇對大鼠由CCl4引起的高SGPT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對家兔由CEE引起的肝損害,五仁醇在2.5g/kg的劑量下已能使SGPT明顯降低。在小鼠實驗,預(yù)先給五仁醇10g/kg2次(l日內(nèi));可預(yù)防CCl4引起的SGPT升高。對于TAA引起的SGPT的升高,五仁醇具有顯著的降低效果。在測定過肝臟重量的實驗中,再次觀察到五仁醇能使肝臟明顯增大。
2.2.3.五味子6種成分對四氯化碳(CCl4)及硫代酰胺(TAA)中毒的預(yù)防作用:比較每組用小鼠7-10只。給藥組于第l日或腹腔注射五味子成分各2次(間隔6小時)。次日下午各動物(包括對照組)均腹腔注射0.1%,CCl4花生油溶液10ml/kg1次,或TAA水溶液100mg/kg1次,隨即禁食。16小時后斷頭取血,測定SGPT。作形態(tài)學(xué)觀察時,取小塊肝臟用布恩氏液或10%福爾馬林固定,HE染色。結(jié)果表明,當灌胃劑量為100mg/kg時,乙素、丙素、醇乙及酯乙能明顯抑制CCl4引起的SGPT升高,以酯乙和醇乙的作用最強,丙素次之,乙素又次之,甲素與醇甲作用不明顯。此外,醇乙組的肝重明顯大于對照組,其他各組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別。用硫代乙酰損害肝臟時,結(jié)果與用CCl4者相似,在50mg/kg時,降SGPT能力以酯乙最強,醇乙次之,丙素再次之,乙素作用不明顯。腹腔注射各成分(50mg/kg)后,降SGPT作用也是酯乙最強,以下依次為醇乙、丙素、乙素,與灌胃結(jié)果同。以較小劑量(12.5mg/kg)灌胃時,乙素已無明顯作用,酯乙作用仍很明顯,醇乙與丙素也有降酶作用,但較酯乙弱。甲素、酯甲及醇甲灌胃達200mg/kg時才顯降SGPT作用,腹腔注射50mg/kg時,甲素與酯甲有效,醇甲無效。進一步研究表明酯乙、醇乙能明顯降低肝組織SG-PT的活性,其原因可能是對于此酶的暫時行的可逆性抑制。
2.2.4.五仁醇對撲熱息痛肝臟毒性的保護作用:每組小鼠15只,給藥組分別灌胃五仁醇0.25、0.50及1g/kg(相當于生藥2.5、5、10g/kg),對照組給予等體積自來水,24小時后,給各組動物腹腔注射撲熱息痛400mg/kg,記錄5日內(nèi)動物死亡數(shù)。結(jié)果表明,五仁醇0.25g/kg對小鼠死亡無保護作用,后兩劑量(0.5及1g/kg)組的小鼠死亡率明顯降低。另一組實驗表明,于注射撲熱息痛4小時前,同時注射2小時后給予五仁醇1g/kg,對小鼠死亡的保護作用不明顯或無影響,提前2小時給五仁醇則能顯著降低大劑量撲熱息痛(400mg/kg)肝中毒所致的小鼠死亡率,并防止肝內(nèi)谷胱甘肽(GSH)的耗竭,增強肝微粒體代謝撲熱息痛的速度,血中撲熱息痛含量下降。從這些結(jié)果推測,五仁醇的抗撲熱息痛肝臟毒性作用可能是通過對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的誘導(dǎo)作用,調(diào)整肝微粒體對撲熱息痛代謝的途徑,減少毒性代謝產(chǎn)物的生成量。
2.2.5.五仁醇對大白鼠慢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大白鼠為Wistar種,體重130-200g,五仁醇為五味子仁的醇提取物。以純玉米糝為飼料,30%乙醇為飲料。前2周按飼料的20%加豬油,5%加膽固醇。于實驗的第l日按100g體重0.5ml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以后每隔3日按100g體重0.25ml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油溶液(花生油),第8周末停止注射四氯化碳,第9周末活殺,取材檢查。結(jié)果,慢性肝損傷動物體重明顯減輕,肝重增加,血清中清蛋白明顯減少,r-球蛋白明顯升高,清、球蛋白比值明顯降低;肝中膠原含量明顯升高。五仁醇可使慢性肝損傷動物的體重回升,肝重無明顯變化,使肝損傷動物SGPT和LDH5下降,清蛋白回升,r-球蛋白降低,清球蛋白比值回升。五仁醇可使慢性肝損傷動物肝中膠原含量明顯減少,對核酸亦無明顯影響。說明肝細胞損傷減輕、功能改善;在形態(tài)方面,使肝細胞的慢性損傷病理變化減緩,同時肝中羥脯氨酸含量降低,說明肝中膠原含量減少,纖維化減輕。因而證明五仁醇對慢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2.2.6.五味子對家兔血吸蟲病肝纖維化的影響:選用一批出生3月的健康家兔,體重為1.5-2kg,先采血作血清蛋白電泳,測出其丙種球蛋白的百分比。再用培養(yǎng)的陽性釘螺逸放的尾蚴接種,每兔200條尾蚴,分籠飼養(yǎng)。56日后按體重和血清蛋白的情況分組。從第57日開始各治療組先用7505進行抗病原治療,目的在于消除病因,使實驗者便于觀察中藥對血吸蟲病肝纖維化的影響。抗病原治療的方法是首次按5mg/kg給藥,每隔5日再按10mg/kg給藥,給藥3次為1療程。在抗病原治療的同時加服五味子。五味子的用法是每天每1kg體重2g。服42日為1療程。
根據(jù)服藥不同分為3組,第1組為五味子組,實際是抗病原治療加五味子組;第2組只進行抗病原治療而不給其它藥品;為抗病原治療組;第3組不給任何治療稱之為未治組,各組藥物均以拌食喂服,記錄進食情況。治療56日后,用空氣栓塞殺死動物,檢查肝組織。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具有減輕肝細胞內(nèi)質(zhì)網(wǎng)及線粒體變性的作用,促進肝細胞病變修復(fù)。即五味子粉連服42日后使血吸蟲病引起的肝纖維化明顯縮小,肝小葉輪廓清晰,呈放線狀排列,對炎性細胞浸潤的吸收有一定的效果。
2.2.7.五味子乙素對小鼠肝細胞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的誘導(dǎo)作用:實驗動物為體重18-22g的昆明種小鼠。五味子乙素用少量吐溫-80配制成懸液,灌胃給藥。賦形劑為2%吐溫-80溶液。肝細胞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含量按Omura法測定。實驗表明,五味子乙素有抗肝損傷和解毒作用。同時,亦引起小鼠肝臟重量增大。經(jīng)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五味子乙素對正常小鼠肝臟每克組織中水分、蛋白質(zhì)、RNA、糖原及總脂含量均無明顯影響,但在整個肝臟中上述成分含量均顯著增加。每1g肝組織中DNA含量稍低,整個肝臟中DNA含量則無明顯變化。對部分切除肝臟的小鼠再生肝,五味子乙素能明顯引起整個肝臟中蛋白質(zhì),RNA和DNA含量以及細胞核分裂數(shù)增加。此外,五味子乙素能明顯引起整個肝臟中蛋白質(zhì)。RNA和DNA含量以及細胞核分裂數(shù)增加。另外,五味子乙素能顯著促進14C-苯丙氨酸摻入肝臟蛋白質(zhì),并使肝細胞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及蛋白質(zhì)含量顯著增加,以上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乙素對藥酶有誘導(dǎo)作用,是一種藥酶誘導(dǎo)劑。藥酶的功能主要在于生物轉(zhuǎn)化。P-450是藥酶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之一。在對諸如類固醇和脂質(zhì)分解產(chǎn)物等及進入體內(nèi)的外源性異物如藥物和毒物的終末轉(zhuǎn)化過程起著關(guān)鍵作用,而且藥酶誘導(dǎo)常伴有肝臟增大,二者是偶聯(lián)發(fā)生的現(xiàn)象。所以有理由認為,五味子乙素抗肝損傷和解毒作用的機理及引起肝臟增大的問題,可能主要由于其誘導(dǎo)藥酶作用。 另有實驗證明,每日給大鼠和小鼠給藥1次,劑量200mg/kg體重,連續(xù)3日,結(jié)果表明,從五味子提取的甲素、乙素、丙素及醇乙均能明顯提高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NADPH一細胞色素P450還原酶、氨基比林脫甲基酶及苯并芘羥化酶活性,微粒體蛋白亦明顯增加。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經(jīng)上述化合物處理,大鼠的肝細胞滑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顯著增生,而生化的和超微結(jié)構(gòu)的觀察結(jié)果一致,支持五味子所含的某些成分能增強肝臟藥物代謝酶活性的觀點及誘導(dǎo)肝臟細胞色素P450的生物學(xué)效果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的看法。
2.2.8.五味子成份對藥物代謝Ⅱ相酶及雌二醇代謝的影響:外源性物質(zhì)如藥物及內(nèi)源性物質(zhì)如性激素,大多數(shù)在體內(nèi)先經(jīng)肝臟藥物代謝Ⅰ相酶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氧化,還原及水解后,生成低毒或無毒性代謝產(chǎn)物,然后再經(jīng)藥物代謝Ⅱ相酶如尿苷葡萄糖醛酸基轉(zhuǎn)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DPG-T)和谷胱甘肽-s-轉(zhuǎn)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H-S-T)的催化,分別與葡萄醛酸和谷胱甘肽相結(jié)合,形成水溶性復(fù)合物,隨尿或膽汁排出體外,這是機體重要的解毒過程、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酚能提高大鼠肝胞漿液中GH-S-T的活性,但是對微粒體UDPG-T代謝4-NP的活性無明顯影響。臨床和動物實際均證明、五味子能使異常升高的SGPT活性迅速降低,但對其降低作用機制的看法尚不一致。有人認為,五味子降SGPT作用的機制有下列幾種可能性:對SG-PT的直接滅活;降低肝細胞膜對谷丙酶的漏出;加速SGPT的消除;減少肝細胞的壞死或損傷,直接抑制肝細胞內(nèi)谷丙酶的活性或抑制肝細胞內(nèi)谷丙酶的合成;其它機制。上述第1和第3種可能性已經(jīng)排除,因為五味子及其某些成份如乙素并不直接滅活血清和肝勻漿中谷丙酶活性,亦不加速血清中外源性高谷丙酶活性的消失,五味子中凡能降低SG-PT的有效成分(乙素、丙素、醇乙、醇甲、酯甲、酯乙、酯丙、酯丁)均能明顯降低動物肝內(nèi)谷丙酶活性,而對谷草轉(zhuǎn)氨酶(GOT)、乳酸脫氫酶及醛縮酶活性則無影響。從酯甲而言,在使肝谷丙酶活性明顯降低時,其他組織如心臟和腎臟內(nèi)谷內(nèi)酶活性并無明顯變化。將大鼠肝谷丙酶蛋白提純,用免疫方法證明酯甲對肝谷丙酶蛋白量無明顯影響,而谷丙酶比活性卻明顯降低。14C-亮氨酸摻入肝谷丙酶蛋白的實驗表明:酯甲組酶蛋白中氨基酸的摻入率似乎略有增加,說明酯甲對肝谷丙酶的合成并無抑制作用。故認為:酯甲降SGPT的機制與抑制肝谷內(nèi)酶活力有關(guān)。通過電刺激家突迷走神經(jīng)引起肝谷丙酶釋放增加的方法,觀察到五味子粉劑飼喂家兔后,對上述谷內(nèi)酶釋放有明顯抑制作用,對GOT釋放則無作用。同時觀察到肝臟谷丙酶活性明顯降低。推測五味子可能是一種肝臟谷丙酶的可逆性抑制劑。但若五味子其降低SGPT作用是繼發(fā)于對肝谷丙酶活性的抑制,那么則難以解釋五味子仁醇提取物為何只對某些化學(xué)毒物引起的SGPT升高,而對強的松龍誘導(dǎo)所致的SGPT升高卻無影響。另有作者認為,五味子的降酶機制是由于對肝細胞的保護作用。不能單純用抑制肝細胞病變或增強其修復(fù)來解釋,還應(yīng)考慮五味子對肝細胞膜通透性等機能性影響。總之,對五味子降SGPT的機制作了一些研究,但對此還沒有清楚地闡明,尚需進一步探討。
關(guān)于四氯化碳損傷肝臟的機理目前亦有兩種假說。有人認為四氯化碳在肝細胞內(nèi)被細胞色素P450(以下簡稱P450)代謝激活后產(chǎn)生三氯甲基(+CCl3),它能引起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脂質(zhì)的過氧化,使磷脂分子裂解,導(dǎo)致膜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破壞。另有人強調(diào),三氯甲基自由基與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的大分子如磷脂或蛋白質(zhì)分子進行共價結(jié)合(不可逆性),破壞了膜的完整性,引起細胞壞死。根據(jù)以上兩種假說,劉耕陶等研究了五味子7種有效成分對四氯化碳引起肝細胞微粒體脂質(zhì)過氧化及14CCl4與微粒體脂質(zhì)共價鍵結(jié)合的影響。將五味子有效成分(最終濃度為10(-4)m)加入用苯巴比妥誘導(dǎo)的小鼠肝微粒懸液及含NADPH的緩沖液內(nèi),于37℃保溫15分鐘后,加四氯化碳0.5μl以引起微粒體脂質(zhì)過氧化,測定過氧化的終末產(chǎn)物丙二酰二醛(MDA)的生成量。結(jié)果表明,乙素、丙素、醇乙、酯甲、酯乙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MDA的生成,說明這些化合物能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微粒體脂質(zhì)過氧化。當上述各化合物事先不與NADPH還愿的微粒體溫孵,其抑制MDA生成的作用不明顯。為了解五味子有效成分抑制四氯化碳引起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與450的關(guān)系,用P450的特異性酶抑制劑-甲吡(Metyrapone)以抑制P450活性,觀察其對五味子抑制MDA生成作用的影響。如五味子有效成分抑制MDA生成作用系通過P450,甲吡能完全阻斷五味子對四氯化碳激發(fā)MDA生成的抑制作用,說明五味子抑制MDA生成的作用與P405有關(guān)系。在共價鍵結(jié)合實驗中,上述凡能抑制MDA生成的五味子有效成分能明顯抑制14CCl4與肝微粒體脂質(zhì)的共價結(jié)合。
另外,丙素、醇乙、酯甲、酯乙均能明顯抑制一氧化碳的生成及NADPH和氧的消耗。而這些化合物對四氯化碳中毒小鼠均有降SGPT作用。根據(jù)這些結(jié)果,對五味子的某些有效成分在與肝微粒體溫孵過程中,很可能有某種活性中間物生成,該活性中間物與P450結(jié)合以形成-配基化合物,從而部分地阻斷四氯化碳與P450的結(jié)合,使四氯化碳的代謝不能正常進行,減少毒性代謝物(自由基)的生成,因而肝細胞損傷相應(yīng)減輕。
3.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3.1.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對實驗性胃潰瘍及胃酸分泌的作用,實驗動物采用Wistar系雄性大鼠或Hartlye系雄性豚鼠,禁食24小時后用于實驗。
3.1.1.水浸捆束應(yīng)激性潰瘍:取去氧五味子素(DS),按12.5、50及100mg/kg的劑量分別口服給藥,10分鐘后浸干23℃水中捆束水浸7小時,測定胃腺部產(chǎn)生的潰瘍。
3.1.2.幽門結(jié)扎阿斯匹林潰瘍:在乙醚麻醉下進行幽門結(jié)扎,DS以劑量50、100mg/kg口服或十二指腸內(nèi)給藥后立刻口服阿斯匹林150mg/kg,7小時后測定胃腺部潰瘍。
3.1.3.組胺潰瘍:大鼠口服DS50、100mg/kgl0分鐘后,腹腔注射組胺100mg/kg,4小時后測定胃部潰瘍。豚鼠口服30分鐘后腹腔注射組胺5mg/kg,2小時后同樣測定。
3.1.4.對胃液分泌的作用:在乙醚麻醉下進行幽門結(jié)扎后,十二指腸或腹腔注射DS12.5、50、100mg/kg,4小時后測定胃液量、酸度與胃蛋白酶活性。
3.1.5.對胃液分泌刺激藥物的作用:選擇胃酸分泌刺激藥物為碳酰膽堿(Carbachol,20μg/kg,肌肉注射).組胺(10mg/kg,肌肉注射),四肽胃泌素(Tetragastrin,500μg/kg,肌肉注射)及脫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00mg/kg,靜脈注射)。在投與刺激藥30分鐘前十二指腸內(nèi)給與DS。隔1小時用10ml生理鹽水灌流測定酸度。結(jié)果表明DS對各種原因形成的胃潰瘍,胃液量的分泌及酸度均有與劑量依存的抑制作用。對胃蛋白酶的活性幾乎沒有影響。對組胺在四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元進有抑制作用,但對碳酰膽堿和脫氧葡萄糖的刺激無顯著改變。因此證明DS有顯著抗?jié)冏饔茫俗饔没谖杆岱置谝种谱饔茫四宋逦蹲又委熚笣兊臋C理。
3.2.另有報導(dǎo),大鼠灌胃戈米辛A,劑量約為1/8半數(shù)致死量,對于應(yīng)激性潰瘍的抑制率約為50%;靜脈注射戈米辛A對於大鼠胃收縮具有抑制作用,五味子素也有同樣作用,并且還有利膽作用和抑制胃分泌作用。就抑制胃潰瘍而言,五味子素的作用比戈米辛A強,大鼠口服給藥去氧五味子素100mg/kg,具有抗應(yīng)激性胃潰瘍發(fā)生的作用。去氧五味子素,乳糖和硬脂酸鎂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夠制得一種消化道抗?jié)兯幬铩R赃拎槿軇?0℃用一定量的口服cl3處理五味子素2小時,能夠得到脫水五味素(De-hydrateschisandrin)。大鼠口服50mg/kg或100mg/kg脫水五味子素,進行水浸法應(yīng)激性試驗,潰瘍指數(shù)為14.6±1.2或10.9±1.3,而對照組的潰瘍指數(shù)為17.9±1.0)。
4.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4.1.五味子成分對離體狗腸系膜動脈收縮的影響:末川守等人研究了從五味子中提取的戈米辛A、B、D、G、H、五味子素、五味子素丙和前戈米辛等木脂素成分對于由PGF2a和CaCl2所引起的離體狗腸系膜動脈收縮所產(chǎn)生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些木脂素成分對于由PGF2a所引起的收縮具有緩解作用,對于由CaCl2所引起的收縮具有抑制作用。戈米辛A、B、D、J和(+)一去氧五味子素對于由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收縮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戈米辛J作用最強。此外、末川守等還對人工合成的戈米辛J鈉鹽進行了研究,戈米辛J鈉鹽對于狗離體腸系膜動脈由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收縮具有抑制作用(ID50=131.8±0.11×10(-6)mol/L),對于由PGF2a引起的收縮具有緩解作用(半數(shù)有效量=9.72±0.36×10(-6)mol/L),另外,對于由CaCl2引起的收縮也有抑制作用(ID50=6.96±0.16×10(-6)mol/L)。戈米辛J鈉鹽對于腸鼠離體心臟具有增加冠脈血流的作用,而且還能夠使麻醉狗的冠狀動脈血流增。體外試驗表明,戈米辛H、J、N和G具有抑制Ca2+引起的狗腸系膜動脈收縮的功能,IC值分別為5.3×10(-4),1.2×10(-5),1.1×10(-4)和1.0×10(-4),而且這4種五味子木脂素成分還具有抑制PGF2a引起的狗腸系膜動脈收縮作用。
4.2.五味子對家兔心血管酶組織化學(xué)的影響:健康成年(30-36月齡)家兔20只和低齡(2-3月齡)7只,雌雄兼有。將家兔隨機分為成年給藥組(簡稱五味子組)及成年對照組,低齡動物作為比較組(簡稱低齡組)。所用動物分籠飼養(yǎng)。五味子組使用五味子粉劑按1g/kg體重日伴合食物飼喂。給藥30日后,各組動物均同時由耳沿靜脈注入空氣處死,并立即解剖,迅速取出心、肝、腎等臟器進行恒冷切片。所有切片在同一染缸內(nèi)分別作有關(guān)酶組織化學(xué)染色,即三磷酸腺苷酸酶(簡稱ATP,鎂法)、堿性磷酸酶(ALP,萘酚AS磷酸脂法)、5'核苷酸酶(5'N,鉛鎂法)、琥珀酸脫氫酶(SDH,偶聯(lián)法)、單胺氧化酶(MAO,四唑鹽法)、酸性a-萘酚脂酶(ANAE,六偶氮副品紅法)、葡萄糖-6-磷酸酶(G-6-p,鉛法)。乳酸脫氫酶(LDH,四唑鹽法)等,另取部分組織經(jīng)10%中性甲醛固定后脫水作石蠟包埋組織切片,除作HE染色外,還作了甲基綠派若寧染色觀察RNA的變化,以上切片染色在顯微鏡下,對各組動物的心血營組織中酶活性等變化進行對比觀察。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有提高同齡動物心肌細胞內(nèi)核糖核酸(RNA)的作用,能提高心肌細胞、心臟小動脈和腎臟小動脈的ATP、5'和ALP膜酶的活性:在心肌細胞內(nèi)線粒體的琥珀酸脫氫酶(SDH)、溶酶體的ANA標記酶、內(nèi)漿網(wǎng)的G-6-P酶等,五味子組近半數(shù)動物酶活性呈不同程度提高。說明五味子有加強和調(diào)節(jié)心肌細胞和心臟、腎臟小動脈的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的營養(yǎng)和功能等作用。
5.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5.1.據(jù)報導(dǎo),五味子煎劑靜脈注射,對正常兔和大都有呼吸興奮作用,使吸收加深、加快,并能對抗嗎啡的呼吸抑制作用,酊劑亦有同樣效果。呼吸興奮的同時,血壓亦顯著下降。切除迷走神經(jīng)和頸動脈竇區(qū)神經(jīng)后,呼吸興奮仍然存在。由此認為其呼吸興奮作用系對呼吸中樞直接興奮的結(jié)果。
5.2.五味子對小白鼠氨水致咳的影響:取18-22g小白鼠,雌雄兼用,在沸水浴上以25-28%/氨水0.2ml/次熏鼠30秒;取出小白鼠觀察3mm內(nèi)的咳嗽次數(shù),選其咳嗽在3次以上者,然后隨機分組,灌胃給藥1小時后,將鼠以同樣方法再行刺激,記錄3mm內(nèi)的咳嗽次數(shù),用t值測定給藥組和對照組均數(shù)的顯著性差異,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可明顯減少由氨水刺激而引起小肉鼠咳嗽次數(shù)(0.05>P>0.001)。
5.3.五味子對小鼠酚紅排出量的影響:選20-25g小白鼠,雌雄兼用,分為給藥和對照組。給藥組灌胃五味子制劑5g/kg,氯化銨組按1g/kg灌胃,對照組給相應(yīng)體積的蒸餾水。給藥30分鐘后,腹腔注射0.6%酚紅液。10ml/kg,30分鐘后處死小白鼠,立即剖出氣管,用5%碳酸鈉溶液2ml,分3次沖洗,將3次沖洗液集于試管中和標準管比色,用t值測其顯著性,結(jié)果五味子能增加酚紅排出量(0.05>P>0.001),提示五味子有祛痰作用。
6.對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6.1.五味子油乳劑對胸腺嘧啶核苷摻入淋巴細胞DNA的影響:實驗采用Pellegrino等人的方法,略作修改。實現(xiàn)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油乳劑對3H-TdR摻入人體外周血淋巴細胞DNA合成有明顯促進作用,這與臨床報道的結(jié)果一致。五味子油乳劑對3H-TdR摻入淋巴細胞DNA合成表現(xiàn)出明顯的濃度效應(yīng),10mg劑量組作用72小時,摻入量增加最為顯著。五味子油乳劑作用于人體外周血淋巴細胞不同時間對3H-RdR摻入淋巴細胞DNA合成有一影響。五味子油乳劑3種劑量作用32小時,與同一時間對照組的摻入量比較無差異。作用時間延長至48小時,72小時,給藥組3種劑量均可使3H-TdR摻入淋巴細胞DNA合成的量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子油乳劑lmg劑量組、2mg劑量組均在作用48小時對刺激指數(shù)影響較大,隨著作用時間延長,刺激指數(shù)下降。而10mg劑量組在作用48小時后,刺激指烽也無明顯上升,這可為臨床制定合理給藥方案提供一定的實驗依據(jù)。
6.2.五味子對家兔腎上腺和脾臟組織化學(xué)改變的觀察,健康成年(30-36月齡)家兔20只和低齡(2-3日)家兔7只,雌雄兼有。將動物隨機分成成年給藥組(簡稱五味子組)及成年對照組,低齡動物作為比較組(簡稱低齡組)。所用動物分籠飼養(yǎng)。五味子組使用五味子粉劑按1g/kg體重/日伴合食物飼喂。給藥30日后,各組動物均同時由耳沿靜脈注射入空氣處死,并立即解剖,迅速取出腎上腺及脾臟進行恒冷切片。所有切片在同一染缸內(nèi)分別作有關(guān)酶組織化學(xué)染色,以上切片染色在顯微鏡下對各組動物組織中酶學(xué)等的變化進行對比觀察。酶活性等變化現(xiàn)象看G-6-P酶在腎上腺皮質(zhì)及髓質(zhì)內(nèi)的活性五味子組有相當一部分動物高于對照組,低齡組也有部分動物增高。而G-6-P酶是糖代謝中的重要酶類,它專一地催化葡萄糖-6-磷酸及氨基葡萄-6-磷酸的分解反應(yīng),因而G-6-P酶對細胞內(nèi)外的葡萄糖水平起調(diào)節(jié)作用。五味子似可誘導(dǎo)該酶活力升高,從而增強組織對糖的代謝作用。RNA是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蛋白質(zhì)的合成起著重要作用。本實驗五味子組動物的腎上腺皮質(zhì)及髓質(zhì)細胞內(nèi)RNA與對照組比較,大多數(shù)動物有明顯增加、表明五味子有增強細胞合成蛋白的功能。其它胞漿膜酶(5'N,ALH)菌溶酶體標記酶(ANAE)在腎上腺皮質(zhì)和髓質(zhì)內(nèi)、五味子組動物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對類固醇等物質(zhì)的交換、調(diào)節(jié)和代謝可能有一定作用。
另外,五味子組不但能使動物脾動脈鞘周圍的小淋巴細胞數(shù)比對照組增多,說明五味子有增強細胞免疫的功能,而且多數(shù)動物的脾B區(qū)外周帶增寬,B淋巴細胞數(shù)增多和B淋巴細胞內(nèi)RNA增多,且接近低齡組5'N和ANAE酶在B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內(nèi)五味子組與對照組比較也呈不同程度增高,表明五味子還有增強體液免疫的作用。應(yīng)用細胞培養(yǎng)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觀察的方法,研究了五味子對體外培養(yǎng)二倍體細胞形態(tài),生長速度及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數(shù)的變化。結(jié)果揭示五味子對二倍體細胞的影響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對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具有降低作用。
7.延緩衰老的作用:7.1.五味子對家兔泌尿生殖系統(tǒng)酶組織化學(xué)的影響及其延緩衰老作用的觀察選用30-36月齡健康家兔共2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給藥組和對照組,同時用2-3月齡健康家兔(簡稱低齡組)7只(雄性3只,雌性4只)5對照組動物作不同年齡組的比較。給藥組(下稱五味子組)按每日1g/kg喂飼北五味粉,連續(xù)給藥30日。于最后l日給藥的次晨,各組動物均同時由耳靜脈迅速注入空氣致死,立即剖取腎臟、睪丸或卵巢,取組織一小塊,即行恒冷切片。各組動物的組織切片,均在同一染缸內(nèi)分別作有關(guān)酶組織化學(xué)染色,在顯微鏡下同時觀察各組動物的RNA和糖原的變化。各組的雄性和雌性動物均與對照組的雄性和雌性動物分別進行比較觀察。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給服五味子的動物與同齡對照組比較,其RNA和PAS均顯著增多,胞漿膜酶5'N和ATP酶活性增高,溶酶體標記酶ANAE活性偏低。提示五味子有加強睪丸和卵巢內(nèi)的RNA和PAS合成,改善組織細胞的代謝功能,促使生殖細胞的增生及促進卵巢的排卵作用。
7.2.五味子水提取液對老齡小鼠衰老指標的影響:動物為昆明種老年小鼠(24月齡)、體重55-60g,雌雄兼用,各組動物給予水提取液后處死,分別測定血清總膽固醇,腦和肝蛋白質(zhì)含量,SOD及MAO-B等活性。實驗表明,五味子水提液(4g/kg)可明顯降低老齡小鼠(24月齡)血清膽固醇,表明五味子可用于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癥的發(fā)生。
Fouler氏等發(fā)現(xiàn),人腦中MAO-B活性隨增齡而升高,使腦內(nèi)單胺類遞質(zhì)的生成減少,從而造成某些生理功能退化和行為的改變而導(dǎo)致老化。實驗結(jié)果表明,五味子水提液可明顯抑制老齡小鼠腦和肝MAO-B活性,并且對腦MAO-B的抑制作用(45%-65%)強于對肝MAO-B(35%-50%)。表明五味子可通過對腦MAO-B的抑制,治療與衰老有關(guān)的某些老年性疾病,從而延緩衰老過程。
將新鮮分離的大鼠肝細胞體外培養(yǎng),分別用可產(chǎn)生自由基的FeSO4/半胱氨酸系統(tǒng)及CCl4引起肝細胞膜的脂質(zhì)過氧化。五味子乙素對這兩種不同自由基產(chǎn)生系統(tǒng)所引起的肝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均有保護作用,使肝細胞丙二醛的生成及LDH和GPT酶的釋放均減少,肝細胞存活率提高,細胞膜形態(tài)保護完整,表明五味子乙素有抗氧化作用。
8.抗過敏作用:五味子成分GomisinA對鼠的實驗性過敏性皮膚反應(yīng)和豚鼠抗原誘發(fā)性氣管肌收縮實驗表明,GomisinA對鼠的同種被動過敏性皮膚反應(yīng)(PCA)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還能抑制大鼠反皮膚過敏反應(yīng)(RCA)、大鼠被動性Arthus反應(yīng)和苦基氯(PC)誘發(fā)的小鼠接觸性皮炎。抑制RCA的劑量較抑制其他皮膚反應(yīng)要低。GomisinA還能抑制豚鼠抗原誘發(fā)的氣管肌收縮。對由組胺,白三烯D4和(LTD4)CaCl2誘發(fā)的氣管肌收縮,對由組胺、白三烯D4和(LTD4)Cacl2誘發(fā)的豚鼠氣管肌收縮也有抑制作用。對高鉀誘導(dǎo)的豚鼠結(jié)腸帶收縮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關(guān)系。抗過敏機制與抑制組胺釋放、對抗化學(xué)調(diào)節(jié)介質(zhì)和抑制鈣移動有關(guān)。
9.其它作用:70%五味子浸劑等制劑對兔在體和離體未孕子宮,妊娠子宮和產(chǎn)后子宮均有誘發(fā)自律性收縮的作用,但對張力的影響不明顯,不引起攣縮,作用性質(zhì)與催產(chǎn)素相似,而與麥角不同。另外,五味子具有適應(yīng)原樣作用,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及明顯延長小鼠游泳耗竭時間(P<0.05-0.01)。五味子乙醇提取物體外試驗對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毒性】
1.五味子乙素的毒性研究:1.1.一次以2g/kg乙素灌胃,10只小鼠無一死亡。200mg/kg每天1次連續(xù)30日灌胃,對小鼠的生長,血紅蛋白量及主要臟器的組織形態(tài)均無明顯影響。曾給二犬以乙素10mg/kg每天1次連續(xù)4周灌胃,其食量、體重、血象、肝功能(BSP及SGPT)、腎功能(NPN)及肝組織活檢,均與給藥前無明顯差別。
2.五味子7種成分急性毒性的比較:將體重19-23g的小鼠一批分23組,每組3-10只,于禁食24小時后給不同劑量的五味子各成分一次,觀察7日的死亡數(shù),7種成分的急性毒性以醇乙及酯乙最大,以250mg/kg灌胃時,部分動物死亡,腹腔注射的毒性和灌胃差不多,乙素與酯甲毒性最低,2g/kg灌胃不致死,丙素與甲素毒性比較低。
3.五味子急性毒性:取18-22g小白鼠70只,雌雄各半,每組10只,一次性灌胃五味子15g/kg,觀察72小時,各組動物反應(yīng)良好,食欲正常,無一動物死亡,提示上述五味子無明顯的毒副作用。
4.五味子揮發(fā)油的急性毒性:小鼠40只,隨機分組,每組10只,五味子揮發(fā)油灌胃給藥,觀察3日。給藥后,小鼠活動減少,步態(tài)蹣跚,呈抑制狀態(tài),呼吸困難致死。死亡集中于給藥后24-36小時,按簡化機率單位法計算,五味子揮發(fā)油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8.75±2.41g/kg。

【炮制】五味子:篩凈灰屑,除去雜質(zhì),置蒸籠內(nèi)蒸透,取出曬干。酒五味子:取揀凈的五味子,加黃酒拌勻,置罐內(nèi),密閉,隔水燉之,待酒吸盡,取出,曬干。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與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黃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炒制:取凈五味子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為度.《雷公炮炙論》:凡用(五味子)以銅刀劈作兩片,用蜜浸蒸,從已至申,卻以漿浸一宿,焙干用。

【性味】味酸;性溫

【歸經(jīng)】肺;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主咳嗽虛喘;夢遺滑精;尿頗遺尿;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

【注意】
外有表邪,內(nèi)有實熱,或咳嗽初起、痧疹初發(fā)者忌服。
1.《本草正》:感寒初嗽當忌,恐其斂束不散。肝旺吞酸當忌,恐其助木傷土。
2.《本草經(jīng)疏》:痧疹初發(fā)及一切停飲,肝家有動氣,肺家有實熱,應(yīng)用黃芩瀉熱者,皆禁用。

【附方】1.磁石丸(《醫(yī)學(xué)綱目》),用治雷風內(nèi)障,頭旋惡心嘔吐。2.通聲膏(《備急千金要方》)。3.加減八味丸(醫(yī)部全錄·頭門),用治腦疽痊后,及將痊時諸癥。4.五味子湯(《三因方》)。5.五味子細辛湯(《雞峰普濟方》),用治肺經(jīng)感寒,咳嗽不已。6.五味子丸(《衛(wèi)生家寶方》),用治嗽。7.生脈散(《千金方》),用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火行,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8.五味子膏(《醫(yī)學(xué)入門》),用治夢遺虛脫。9.五味子散(《本事方》)。10.五味子丸(《經(jīng)驗良方》),用治白濁及腎虛,兩腰及背脊穿痛。11.五味子湯(《備急千金要方》),用治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

【各家論述】
1.孫思邈: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遇夏月季夏之間,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芪、人參、麥門冬,少加黃檗煎湯服,使人精神頓加,兩足筋力涌出。生用。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
2.《本草衍義》:五味子,《本經(jīng)》言溫,今食之多致虛熱,小兒益甚。《藥性論》以謂除熱氣,《日華子》又謂暖水臟,又曰除煩熱。后學(xué)至此多惑。今既用主治肺虛寒,則更不取除煩熱之說。補下藥亦用之。入藥生曝不去子。
3.《注解傷寒論》:《內(nèi)經(jīng)》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4.《用藥心法》:(五味子)收肺氣,補氣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氣,肺寒氣逆,則以此藥與干姜同用治之。
5.《本草衍義補遺》:五味子,今謂五味,實所未曉,以其大能收肺氣,宜其有補腎之功,收肺氣非除熱乎?補腎非暖水臟乎?食之多致虛熱,蓋收腎之驟也,何惑之有?火熱嗽必用之。
6.《丹溪心法》:黃昏嗽者,是火氣浮于肺,不宜用涼藥,宜五味子、五倍子斂而降之。
7.《本草會編》:五味治喘嗽,須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潤肺,補腎,勞嗽,宜用北者;風寒在肺,宜用南者。
8.《綱目》:五味子,入補藥熟用,入嗽藥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甘入中宮益脾胃。
9.《本草經(jīng)疏》:五味子主益氣者,肺主諸氣,酸能收,正入肺補肺,故益氣也。其主咳逆上氣者,氣虛則上壅而不歸元,酸以收之,攝氣歸元,則咳逆上氣自除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別錄》養(yǎng)五臟,除熱,生陰中肌者,五味子專補腎,兼補五臟,腎藏精,精盛則陰強,收攝則真氣歸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則精自生,精生則陰長,故主如上諸疾也。
10.《本草匯言》:五味子,斂氣生津之藥也。故《唐本草》主收斂肺虛久嗽耗散之氣。凡氣虛喘急,咳逆勞損,精神不足,脈勢空虛,或勞傷陽氣,肢體贏瘦,或虛氣上乘,自汗頻來,或精元耗竭,陰虛火炎,或亡陰亡陽,神散脈脫,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斂生津,保固元氣而無遺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腎,入肺有生津濟源之益,入腎有固精養(yǎng)髓之功。
11.《藥品化義》:五味子,五味咸備,而酸獨勝,能收斂肺氣,主治虛勞久嗽。蓋肺性欲收,若久嗽則肺焦葉舉,津液不生,虛勞則肺因氣乏,煩渴不止,以此斂之、潤之,遂其臟性,使咳嗽寧,精神自旺。但嗽未久不可驟用,恐肺火郁遏,邪氣閉束,必至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
12.《本經(jīng)疏證》:五味子所治之證,《傷寒》僅言咳逆,《金匱要略》則兼言上氣,如射干麻黃湯之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小青龍加石膏湯之肺脹咳逆上氣,煩躁而喘也。夫傷寒有傷寒之關(guān)鍵,無論其為太陽、少陽、少陰,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干姜;雜證自有雜證之體裁,即咳而脈浮,厚樸麻黃湯主之一語,已通概全書大旨,試觀《金匱要略》中有脈沉而用五味子者否?蓋五味子原只能收陽中之陰氣,余則皆非所宜。
13.《本草求原》:五味子,為咳嗽要藥,凡風寒咳嗽,傷暑咳嗽,傷燥咳嗽,勞傷咳嗽,腎水虛嗽,腎火虛嗽,久嗽喘促,脈浮虛,按之弱如蔥葉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先賢多疑外感用早,恐其收氣太驟,不知仲景傷寒咳喘,小青龍湯亦用之,然必合細辛、干姜以升發(fā)風寒,用此以斂之,則升降靈而咳嗽自止,從無舍干姜而單取五味以治咳嗽者。丹溪又謂其收肺氣之耗散,即能除熱;潛江亦謂其滋肺以除熱,補腎以暖水,而聯(lián)屬心腎;凡嗽在黃昏,是虛火浮入肺中,忌用寒涼,止宜重用五味以斂降,此則不合干姜,而合炒麥冬者也。總之,肺氣隨陰以下降,則氣化精而精盈,腎水從陽以上布,則精化氣而氣盛,陰陽二氣,實一氣之變動,以肝為關(guān)捩子,五味專精于肝,而交合肺腎,故其效如此,有不同于他味之酸斂者。肺氣陽中有陰,故能降,治肺氣以陰降為主。然元氣之降,先本于升,五味升降咸備,所以陽邪傷陰,固宜清陽,以之收陽;陰邪傷陽,亦宜此辛溫暢陽,而寓收陰。東垣謂寒喘熱喘,不能舍五味者此也,惟外邪雜病不關(guān)肺氣者忌。
14.《本草正義》:陰火上沖激肺之嗽,陽虛火浮,故當黃昏陰盛之時,虛焰發(fā)動,乃始作嗽,宜以收攝肺腎為治。然惟脈虛、舌紅、無痰者乃合,若舌膩有痰,亦當知所顧忌。
15.《本經(jīng)》: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
16.《別錄》:養(yǎng)五臟,除熱,生陰中肌。
17.《日華子本草》:明目,暖水臟,治風,下氣,消食,霍亂轉(zhuǎn)筋,痃癖奔豚冷氣,消水腫,反胃,心腹氣脹,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
18. 李杲:生津止渴。治瀉痢,補元氣不足,收耗散之氣,瞳子散大。
19. 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壯水鎮(zhèn)陽。
20.《本草蒙筌》:風寒咳嗽,南五味為奇,虛損勞傷,北五味最妙。
21.《本草通玄》:固精,斂汗。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藥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關(guān)于公司 | 網(wǎng)站簡介 | 服務(wù)項目 | 技術(shù)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wǎng)經(jīng)社 - 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wǎng) - 紡織網(wǎng)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wǎng) - 企業(yè)官網(wǎng)服務(wù) - 化工網(wǎng)商城
© 醫(yī)藥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浙)-經(jīng)營性-2020-0027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wù):0571-882284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一区国产精品 | 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 | 无码性按摩AV在线观看 | 久久三级影院 | 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 |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 黑人与人妻无码中字视频 | 伊人狠狠色j香婷婷综合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性色avq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 | 欧美视频二区 | 国产精品欧美综合亚洲 | 边添小泬边狠狠躁视频 | 亚洲理论av | 日本aaaaa级毛片片 | 美国人泡妞xxxxwww免费看 | xxxxx非洲黑人猛内射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99在线国内在线视频22 | 欧美精欧美乱码一二三四区 | 青天衙门高清第一部免费观看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人妻夫の上司犯感との中文字幕 |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尤物小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av毛片不卡无码 | 欧美黄色性生活视频 | 拍拍拍产国影院在线观看 |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 | 麻豆资源在线 |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 插插插干干干 | 午夜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 久久一二区| 久久人人艹 | 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91色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