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稔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拼音名】Máo Rěn
【別名】山啄咯、紅花野牡丹、豹牙郎(《廣西藥植名錄》),豺狗舌、紅爆牙狼(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來(lái)源】為野牡丹種植物毛稔的根、葉。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1~2米。莖枝被散生、擴(kuò)展的長(zhǎng)粗毛。葉對(duì)生,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zhǎng)10~14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長(zhǎng)漸尖,基部渾圓或鈍,主脈5條,上面綠色,禿凈,下面常呈紅色,脈上有散生、壓緊的疏長(zhǎng)毛;ù,1~3朵生于枝梢,徑達(dá)7~8厘米,紫紅色;萼管被長(zhǎng)而硬的剛毛,裂片線狀披針形,遠(yuǎn)較萼管為短,有等大的附加裂片;花瓣5;雄蕊10。果杯形,有長(zhǎng)而硬的紅色粗毛;ㄆ5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野、草地、溪邊或灌木叢中。分布我國(guó)南部。
【性味】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澀,微溫。
【功能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痧氣,蛇傷,跌打損傷;葉:涼血,消腫,止血,止痛,生新。 ②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收斂止血,消食止痢。根:治水瀉,便血,婦女月經(jīng)過(guò)多。葉: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3兩。外用:研末撒。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