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品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黃變紅時采摘,陰干或曬干。
別名:紅藍花、草紅花、刺紅花。
藥性類別:活血調經藥
性味與歸經:辛,溫。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徵}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用法與用量:3~9g。孕婦慎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臨床應用:
1.血府逐瘀湯 (《醫(yī)林改錯》)主治胸中血瘀證。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生地黃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殼6g,甘草3g。水煎服。方中紅花活血化瘀。
2.補陽還五湯 (《醫(yī)林改錯》)主治中風半身不遂。黃芪120g,當歸尾3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紅花活血祛瘀,為佐藥。
3.單味煎濃汁內服,治熱病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及產后血暈。
附藥
番紅花 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藏紅花)的干燥花柱頭。產于歐洲及中亞地區(qū),現我國已有生產。味甘性寒。有與紅花相似的活血祛瘀、通經作用,而力量較強,又兼有涼血解毒之功,尤其適用于斑疹大熱、疹色不紅及溫熱病入血分之證。
|